面首在古代是什么意思

“面首”最开始指“壮丁”,隋唐之后逐渐才引申出脸美头发好看的美男子。面首在古代意味着美男子,引申义为男宠、男妾。

《辞源》解释“面首”为:“面,貌之美;首,发之美。”确定面首这个称谓的,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的前废帝刘子业。

出自《魏书·刘子业传》:“时(刘子业)其姊山阴公主大见爱狎,淫恣过度,谓子业曰;‘妾与陛下男女虽殊,俱托体先帝。陛下六宫数百,而妾唯一驸马,事不均平,乃可如此!’子业为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”。

译文:南朝时,刘宋前废帝刘子业继位后,大肆淫乱宫闱。不仅霸占自己的亲姑姑,而且强令内侍当众强暴各叔王的妃子、公主。刘子业的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有样学样,请求刘子业赐了自己30个“面首”。面:即面貌漂亮。首:即头发乌黑,说这样的男子肾强。从此,面首就确定为男宠代名词。